液體定量灌裝線的工作流程通常包括一系列有序且自動化的步驟,這些步驟確保了液體產品能夠高效、準確地被灌裝到容器中。以下是液體定量灌裝線的一般工作流程:
容器清洗與消毒:
空的容器(如瓶子、罐子等)首先被送入清洗機進行清洗。清洗機可能采用鏈軌式、旋轉倒沖型、吹氣型等不同設計,以適應不同形狀的容器。
清洗過程可能包括藥水沖洗、清水沖洗、純水清洗等多個工位,以確保容器內部的清潔度和衛生標準。
清洗后的容器可能還需要進行烘干或消毒處理,以進一步確保產品質量。
容器輸送與定位:
清洗并消毒后的容器由輸送帶自動送入灌裝區域。
在某些高級系統中,可能使用傳感器或視覺系統來精確識別容器的位置和類型,以確保它們能夠準確地定位在灌裝頭下方。
液體灌裝:
當容器到達指定位置后,灌裝頭開始下降并密封在容器口上,以防止液體溢出。
控制系統啟動泵或閥門,開始將液體注入容器。根據物料的不同要求,可以采用加氣、真空、負壓、常壓等不同的灌裝方式。
灌裝過程中,稱重傳感器實時監測容器重量的變化,并將數據反饋給控制系統。控制系統根據預設的灌裝量和實時重量數據,精確計算還需要注入多少液體才能達到目標重量。
當容器重量達到預設值時,控制系統立即關閉泵或閥門,停止灌裝。灌裝頭隨后緩緩升起,容器繼續沿輸送帶前行。
容器封口:
灌裝完成后的容器進入封口區域,自動進行旋蓋、壓蓋或軋蓋等操作,以密封容器并防止液體泄漏。
標簽粘貼與噴碼:
封口后的容器可能進入標簽粘貼區域,自動貼上包含產品信息、批次號等的標簽。
同時,噴碼機也可能在容器上噴印生產日期、有效期等關鍵信息。
質量檢查與抽樣:
在生產線的末端,通常會有質量檢查站對成品進行抽樣檢查,以確保它們符合質量標準。
合格的成品由輸送帶送出,準備進行后續的包裝、存儲或發貨。
數據記錄與分析:
灌裝過程中的所有數據,如灌裝量、時間、溢出次數等,都會被系統記錄下來。
這些數據可用于后續的質量分析、生產優化和故障排查。
綜上所述,液體定量灌裝線的工作流程是一個高度自動化、精確控制的過程,它確保了液體產品能夠高效、準確地被灌裝到容器中,并滿足各種質量和衛生標準。